星 期日是固定到父親家吃飯的日子,一個月大概會有兩次,父親的現任妻(我要叫她阿姨)煮飯,加上同父異母的弟弟一起在家聚餐。有時候女友也會一起來,不過她今天回小港和家人吃飯。
自從伊森的事情之後,到父親家聚餐的邀約頻率變多了,一個月大概增加到四次。也許是想要填補一些伊森所造成的空缺吧。
飯後我和父親在沙發上坐著聊天,父親正在泡烏龍茶,從小時候開始就是這樣,父子聊天前一定要先泡茶。先把熱水淋在所有茶具上面,然後在茶壺裡放進乾燥的茶葉,注入熱水後馬上再把茶壺裡的茶倒掉,這一沖的茶不喝。然後再一次把熱水注入,這樣才開始第一泡。加完熱水後蓋上茶壺的蓋子然後從外面再淋一次熱水,大概是要讓壺的溫度比較平均吧?我看著父親一絲不苟地完成每一個步驟,過了大概3–4分鐘後把茶倒進另一個茶壺,再從那茶壺把茶倒進小小的杯子裡喝。
父親把裝了茶的小杯子放在我面前。『恩,謝謝。』我說。自己都感覺有點太客氣了,女友也這樣說過。說哪有家人相處的時候這麼多禮節的啊?我家的情況比較特殊嘛!我記得當時是這樣回答的。
伊森還在的時候,父親也常常在晚飯後把我們兄弟倆叫去「聊聊」,我和伊森都戲稱這是老爸的周末特別節目。因為這一聊都是2個小時以上,最高紀錄是4個多小時,從晚上八點一直講到了隔天的凌晨12點多。基本上就是父親主講,我和伊森只有在一旁點頭的份。講的內容大多是關於做人做事的道理,像家訓一般的東西。最常出現的一段話就是:『天天都要比別人努力一些,那成果一天是看不出來,但是一年以後就會開始有差別,十年之後就能換來天大的差異了。』父親每次只要講到這裡的時候我和伊森就會交換眼神,然後咯咯地笑起來。
但伊森已經不在了,父親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健談。可能是因為太多話題都會跟伊森有關,而父親正極力想要避免那樣的情況發生,最後就變得能說的事情實在也剩下不多了。
『店裡最近怎麼樣?』父親問。
『還可以阿。最近有看到幾個還不錯的地點,如果順利的話也許下個月就會開始準備店面搬遷的事情。』
『喔,這樣阿。』
沉默。
『錢夠嗎?』父親再把熱水注入壺中。
『什麼錢?』
『店搬家要用的錢阿。換了地方之後裝潢、設備什麼的都要重新規劃吧?』
『你是指那個阿?店用的錢我和女友已經存好了,雖然是說要拓店,但是也不過就是增加10個位子而已,並不是像連鎖餐廳那樣變成有100個位子這麼大間。現在經營的小店兩年下來總算也賺了點錢,我想應該是夠用。』我喝了一口已經變溫的茶,茶通過喉嚨的時候感覺有點沙沙的。
『是嗎?那就好阿,那就好。』
再沉默。
父親把涼掉的茶倒掉,在容器裡重新把剛泡好的倒入裡面。我想聊天的時候要泡茶,最主要的目的大概就是要免除沒有人說話時的尷尬氣氛吧?
其實我對父親的了解多半是從其他人那邊聽來的,大部分是從母親那邊了解父親30歲前半,然後和父親一起去參加飯局的時候從他的同事們口中得到許多關於父親的評價。全部都是好的,後來想想也是理所當然。再怎麼說人家的兒子就坐在旁邊阿,不可能有壞的評論吧?不過大部分的評價都往一個方向集中。『你父親對下屬,也就是我們相當的照顧喔。』『你父親是個很有智慧的人,我從他身上學了很多東西。』『你父親工作認真、能力也很好,重點是他總是不藏私,很多事情都會跟大家分享。』『你要多聽你父親的話,我們可是花錢想聽都沒辦法呢!』我想,如果大家說的都差不多,不太可能是為了要討好父親還特別私底下交換說法吧?所以我也就照單全收,只要有機會和父親聊天時我就像海綿一樣把父親的話全部吸收到腦子裡。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的人格的確有一部份是在和父親談話之間慢慢確立的。
不過父親在和朋友聚會和在家裡時完全是不同一個人。在家裡他話不算多,穩重而注重規矩;但到了公開場合父親就變成了全場的焦點人物,隨時讓氣氛維持在熱絡的程度,適度的尋找話題讓每個人都有參與感。每次我坐在旁邊都會因為這巨大的轉變而讚嘆不已,一個人竟然能有如此大的變化,真是不可思議。
當時父親在台灣數一數二的圖書公司當主管,幾乎所有人家裡都至少會有一套父親那間公司出版的百科全書或者是套書。就像每個人家裡都必須要有電冰箱或是洗衣機這些基本設備那樣,每戶人家只要有書架,就必須買一套那百科全書來放才行,不管到底最後有沒有看。
小時候家裡滿滿都是父親公司的產品,從百科全書到中國歷史,格林童話,藝術品圖鑑,偉人傳記…等,沒事的時候就把有自己身高一半大的書放在地板上躺著看,因為認識的字還不太多所以光看圖片。當時還沒有什麼感覺,但現在回想起來那些都是相當精美的插圖,每一幅都像獨立的畫作那樣。但現在已經沒有人這樣做書了,父親說。
『現在有越來越多取得資訊的管道,特別是網路普及化之後人們漸漸地已經習慣在電腦上閱讀,所以製作書籍的預算大不如前了啊!再加上現在的消費習慣趨向快速和便利,誰還要讀又厚又重的百科全書呢?』父親用好像在看已故親人的眼神看了一下架子上的舊書。
『時代變遷阿。』我喝了一口茶,第二泡的口感是我最喜歡的。『就跟修車子一樣。』
『修車子?』
『恩,機車行的老闆說的阿,說現在修車這件事已經快要變成傳說了。』
『真是搞不懂。』
『關於網路的進步,你們公司難道不能做些什麼改變嗎?像推出電子書之類的。』我問。
『不可能。』父親搖搖頭說:『至少在我任內不可能。我們公司的董事長已經老了,接下來準備要讓自己的孩子接班。但他們那些兒子們似乎都對圖書業沒興趣的樣子,只打算把那當作一門生意,賺了錢之後拿去投資別的產業。從前製作書本的美好傳統已經不會再回來了,但這才是我們公司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啊!怎麼他們卻都視而不見呢?消費者跟我們買書,就是因為長久以來我們用心的編輯書冊,雖然身為書商卻有出版社的使命感,靠著這個慢慢累積了公司的聲譽。如果把這特質拿掉後我們就和一般公司一樣,只代理其他人的書來賣,只是公司比別人大間而已,這樣下去遲早會被更新更有競爭力的公司取代。』
我沒有回話只是默默聽著。
『母親怎麼樣?』父親突然改變話題。
『喔,母親還是那個樣子阿。心情不是很穩定,也不太出門。但是健康狀況還過得去,只是比較瘦了一點。』
父親喝了茶後嘆了一口氣,他暫時不說話,眼睛盯著小杯子裡金黃色的茶,好像杯底有什麼東西吸引住他的目光一樣。其實父親在我們面前是個不太表現出自己情緒的的人,在我眼裡看來他不管是高興或是生氣都是一個樣。我只曾經看父親哭過一次,那就是伊森死去的那個晚上,在母親屏東的家裡哭得不能自己。
我看了一下時鐘發現已經快要晚上10點半了,就把茶杯裡的茶一口喝乾。差不多該回去了,我說。
『阿,恩。』父親這才把視線從茶杯上移開。『時間不早了,你還要先去小港吧?』
『對阿,先去她家接她再回去。』
『那就快去吧!到家後給我打個電話。』
『好。那我走了,爸。』我從沙發上起來。
『恩。』
我開上國道一號往南,晚上要往小港方向的車子很少。高速公路上橘黃色的路燈不停地從我眼前出現、消失、出現、消失,就像人生一樣,相同的事情不斷重複發生,而時間則筆直的前進不能中途停下或迴轉。伊森就像中途下了交流道那樣,消失在我獨自一人的旅途當中。那,接下來要去哪裡?我試著開口說出來。
不過誰也沒回答我。
到了女友家門口就打電話給她,沒有接,換打去她家裡,結果女友接起來了。
『喂,我到囉!在你家的後門。』
『好,嘿!要不要上來打個招呼?』
『今天想要pass!!剛剛在我爸家已經講了很多了,就幫我跟妳爸媽打聲招呼吧!』
『OK!那我現在就下去。』
女友上車後看了看我說:『今天很累嗎?』
『沒有特別累,但是不太想說話。』
『那就出發吧!』女友把門關上。
回家的路上我們都沒說話,我專心的開著車子,女友則是用手機的通訊軟體跟她姊姊聊天。到家後女友說狗她自己帶出去散步,叫我先打電話給父親。
『爸,我到家了。』
『好,好。』
『那沒別的事了吧?』
『沒有了。』
『那就晚安啦!』
『晚安。』
電話顯示剛剛的通話時間是13秒,大概是快跑100公尺所需的時間。和父親講電話的時間通常都很短。我一面想著邁開步伐往終點衝刺的跑者,一面走到廚房。喝了一玻璃杯的水,然後想到。
剛剛進門忘記摸摸狗的頭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